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团结带领区政府一班人,紧紧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双百双千双胜利”行动,推动西塞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始终将政治能力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对标党中央各项要求,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政治过硬,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推动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在西塞山区落地见效。自觉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抓紧抓实干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作风锤炼、激励约束各个环节,引导政府班子和政府部门把思想和行动集中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和本领聚焦在高质量发展上,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府铁军。带头执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履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从政治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深入企业、项目现场、村(社区)等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撰写体会文章和调研报告5篇,其中《关于完善我省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一文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以“鄂政阅【2020】4号”文的形式向全省印发。根据组织安排,今年10月份我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中央党校2020年秋季学期中青班学习,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坚持夺取“双胜利”,把维护大局稳定作为头等要务
一是担当作为,扎实推进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期间,我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跑遍全区3家定点医疗机构、6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30个村(社区)103个哨卡,多次深入确诊和疑似病例居住的楼栋,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困难,增强干群必胜信心。研究推出“定点配送+点对点配送+临时小区市场”服务模式,实现全区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保供全覆盖。精准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在全市率先实行社区、小区、楼栋硬隔离封闭管理,督促辖区医疗机构在一周内腾退1470张病床,并迅速启用市委党校、锦轮戴斯酒店等13个集中隔离点,预留房间587间。自2月24日之后再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是全市首个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城区。同时,坚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要求,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久战。累计投入2597万元,启动区级疾控中心建设,改造升级河口卫生院等医疗机构4家。二是精准施策,高效推动复工复产。研究出台《西塞山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7大点35个方面精准援企惠企。提前派驻企业服务工作专班进驻新冶钢、西塞电厂、振华化学等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保障疫情期间辖区重点企业顺利生产并成功“度疫”。学校、商超正常复学复市,为特殊困难群体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补贴共计2192.6万元。率先将全区中小微企业纳入“双千”服务范畴,为辖区企业减免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2.07亿元,为16家企业申请复工复产贷款9350万元,帮助160余家企业融资14.07亿元以上、办理助保贷2500万元,减免房租、水电费2000万元以上,兑现2019年度企业奖励政策852.5万元。工业投资排名全市第二,工业技改投资排名全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降幅均大幅收窄。三是积极谋划,全力冲刺项目建设。成立“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征地拆迁”三大办,推行“总指挥部+分指挥部+专班”工作模式,项目招引和建设量质齐升。在全市率先外出招商,签约重点项目21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个,总投资345亿元。全年组织省、市项目集中开工和项目拉练活动7次,实施“双百双千”攻坚项目150个,开工111个、竣工16个。完成土地征收1676亩,首次实现“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主动对接国家、省市相关部委厅局,精准把握支持导向和重点,策划“三类资金”项目81个,其中14个项目获得中央、省预算资金支持共3.3亿元,同比增长773.2%。谋划“疫后重振十大工程”项目141个,总投资184.8亿元;申报2021年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43个,总投资36.93亿元。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把转型升级作为重要抓手
一是打造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领衔推进模具产业转型升级改革项目,成功举办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技术发布会暨第二届黄石模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被授牌为全市首家省级产业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等4所院校专家团队常驻西塞山。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6家,新增科技创业企业数12家,新增规上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企业数2家,技术合同(输出)成交额7.8亿元,发放科技奖励资金11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22%,居全市前列。二是打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塞山工业园区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方案》通过全市创新促进委员会审议,成为全省首个申报创建省级高新区的城区,《西塞山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西塞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初稿。围绕特钢产业发展助推高新区申报,成立特钢产业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全领域招引优质特钢企业,全力筹建区级熔炼中心。湖北新冶钢公司“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区荣获湖北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良好区称号。三是打造黄石临港产业园。与市交投集团深度合作,开启政企合作开发建设新模式,西塞山临港产业园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纳入黄石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已完成临港产业园总规和控规评审,完成拆迁857户34万平方米、腾地3500亩。大棋路河口段、张志和大道河口段、S315省道等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河口三期等5个还建楼项目有序推进。10月30日,在全市“N园”中率先举行集中开工暨项目签约仪式,盐田港长江总部等9个项目集中签约,建材产业园项目等10个项目集中开工。四是打造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区。在全市率先谋划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39亿元,居全市第一。首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8个,总投资6.1亿元,大智路片、牧羊湖片等7个项目已完工,改造面积1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6563户。太子湾路、快活岭路等7条道路的综合改造完成,居民出行条件大幅改善。“百年钢城、十里秀带”项目稳步推进,“三园一带一节点”等工程顺利实施。五是打造磁湖·黄荆山文旅新区。首次召开全区性文旅大会,围绕全域沿山环湖一体化发展思路,制定《西塞山区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编制了《西塞山区文旅招商手册》。西塞山区“端午习俗展示馆”启动设计规划,西塞山风景区管理体系更加顺畅,游客服务中心启动建设。占地约2100亩、总投资超300亿元的卓尔文旅城项目成功签约入驻,项目一期土地完成出让,正在进行基础桩基施工。
四、坚决以人民为中心,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
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在防汛减灾中,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的当晚连夜上堤,与区直机关、各镇街和村干部一同坚守在长江大堤、地质灾害点等抗洪救灾一线,现场指挥处置农发泵站险情,共成功处置16起翻沙鼓水、39起地质灾害险情,及时转移安置群众898人,戮力同心守护西塞安澜。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债务风险由橙色等级下调为最优的绿色等级。启动区创发集团资产规模和信用评级“双升级”工作,新注入资产30亿元以上。全区环境质量提质增效,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2.2%,排名全市第一;夏浴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通过国家检查组考核,全区19处小微水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治理体系;火车西站地块土壤修复项目获中央专项资金3500万元,6处沿江开山塘口全部完成整治。夏浴湖综合治理、长江禁捕、辖区中小学改扩建工程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区疾控中心挂牌运营,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31个城市社区优化调整完成,社区干部薪酬标准大幅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持续优化政务、市场、法治环境,实行部分手续并联审批,审批时限从127个工作日缩短至45个工作日。设立企业服务综合窗口,推行全程代办。创新“一次性告知码”服务,压缩办事时间和提高办事效率成效明显。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如在结合西塞山区区情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上有所欠缺;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达效上仍存在短板等。下一步,我将聚焦短板弱项,加大整改力度,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